2018年,日本的18岁以下人口已经处于极度减少的界限,为了确保将来的学生人数,日本学校已经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其中一点就是学校食堂的改革。
显然中国的国情并非如此,而是恰恰相反,如果能占领中国的学校食堂市场,就能在餐饮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不仅如此,占领大学生的心智,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则是树立品牌的良好契机。
既然都是为了吸引大学生,也许能从日本大学食堂中得到些启示!!!
日本各大学为了构建能够长续发展的生存对策,除了教育方面的改进之外,对于学校设施的更替及改建等方面也提上日程。近年来,很多学校对于食堂的改善倾注精力,如今学校食堂已经成为大学自我宣传推广的要素之一。
大阪王将饺子入驻学校食堂,提高了客层扩大速度及菜品的开发效率
品牌入驻大学食堂,无疑是神来之笔,免费的宣传牌、摆脱单调的档口模式。
2012年,大阪大学也在一定期间内将TANITA(著名健康营养餐饮品牌)引入到食堂菜单当中,之后,为了不断追求新鲜的味道,2013年3月将大阪王将饺子品牌引入学校食堂。
餐饮品牌进入学校食堂,不仅仅只是营业额的大幅提升,曾经对此消极的企业有很多。但是近年来,和学校食堂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也是基于餐饮企业的发展考量。例如,大阪王将饺子,曾经以成年男子为消费目标,逐渐转为面向各层的男性及女性消费者,进而希望业态的扩大化发展。大阪大学引入的大阪王将饺子,不只是对年轻层面的消费者的认知,也考虑到了菜品开发及市场测试等层面的考量。
每日300-350份,占食堂营业额的3-4成左右,提供本店特供套餐,引入先进设备,简化烹饪过程和成本。
大正大学引入prince hotel进行食堂的运营管理,其开设的“鸭台食堂”同时受到校外周边居民的欢迎。
高级餐厅品牌的导入是为了“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日本大学已经流行在学校食堂设置可以提升学校品质并且能够接待外宾的餐厅服务。其先驱是京都大学,早在03年,就已经在学校食堂引入了地道的法国餐厅。食堂运营者园居公司认为,顶尖水平的学校内如果开设餐厅的话会独具特色,即便是无法获得大的利润空间,那么能够持续经营的意义更为值得关注。
用餐的人员约6成为一般的消费者
此外,日本武藏野大学引入了木乐舍公司运营其食堂内的LOHAS CAFÉ。运营公司将学生的提案及意见登载在自社发表的杂志之上,并且放于餐厅内,将偏向于快餐及便利餐的年轻一族的建议及提案,用于餐饮运营管理之中。
餐厅的设计概念及装潢、菜单的制作等都引入了学生的参与
将学生用餐与学习体制相关联
学校食堂作为学校的一部分,不能只是单纯发挥食堂餐饮的功效,学校的本业还是学业和教育。在日本,有将学校食堂和学业成功结合并且获得学生好评的案例。
例如日本女子营养大学。这所大学是专门培养营养师和烹饪师的专科学校,以前的学校食堂是由学校直接管理和经营,特别在菜单方面专门提供营养均衡的菜品,同时也是作为本校专业学科的实习场所。之后,不断进行学校食堂的改革,营养健康菜品的创新,同时将学校食堂活用于本校学业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作为营养学的专业学校,在对学校食堂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其优势。
日本的学校食堂的发展相较于中国来说,已经日趋完善,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承接食堂运营管理的第三方委托管理公司也在不断更新改革,力求做到长续发展及利益最大化。但是通过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提高菜品的品质和食堂的创新发展之外,也要考虑如何更加灵活运用学生食堂,为学校的学业管理及学生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多支撑和服务,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体制,这样对于校方及运营管理方来说都是必须要考量的角度。